目录
1,文学的概念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狭义的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这个文本有它的存在形态,如语音,词语,结构等。它可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传承,也可以印刷品,网络媒体形式存在。尽管载体各异,但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这一客观事实。 文学作品,由一个又一个修辞构成,当然,文学的基础还是文字、词语和句法,但是这些结构主义喜欢的东西,本身并不能形成“作品”,对它们的支离也让我们对文学更加难以把握。 确实得承认,修辞就是一种句法。但是纯粹的句子并非文学,只有被布满篇章、形成更强大的隐喻之后,文学才宣告出生。 扩展资料 文学与新闻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新闻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所以文学与新闻作品是很难有明确界限的。 其次文学与历史作品也是难以明确划开界限,比如丘吉尔的演讲词,既是实用的鼓动性文章,有很有文学特色。 最后文学与哲学论著也不容易区分,比如英国的培根的《论人生》既有哲学道理也有文学意蕴,叔本华的散文集、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也很有文学意蕴,因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粗略概述如下: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地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2,什么是文学啊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 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扩展资料 (一)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二)孔门四科之一,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三)指辞章修养,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 (四)官,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学”。明清废。 (五)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一般分其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类。 (六)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文学的发展是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一般说,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种作用同时发生,构成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七)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八)文学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存在着,但是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有不同之处。例如:外国的小说分类和中国的有所不同。 (九)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
3,历史上有乔隆飙这个人吗?
有原型的, 他就是乔明志
在《苦菜花》、《桥隆飙》这两部曾经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中,分别塑造了草莽英雄柳八爷、桥隆飙这两个艺术形象。他们的原型其实是一个人——传奇英雄乔明志。
乔明志曾用名乔德山,1906年出生在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集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在掖县西由镇王贾村娶妻落户。他自幼性情倔犟,机警粗狂,不畏强暴。1929年,他和兄弟三人打抱不平,杀了本村地主,拉起了“杆子”(土匪武装)。因在“杆子”中排行第八,故人称“乔八”。
多年的江湖生涯,使乔明志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和百发百中的枪法,加上干的又是杀富济贫、仗义行侠的营生,使他在“杆子”和老百姓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乔八”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后来,乔明志认识了平度地下党领导,加入了抗日组织。1938年3月,他随平度抗日武装参加了掖县玉皇顶起义。三支队成立后,他任侦察大队副大队长,多次深入敌巢,出色地完成了侦察和锄奸任务。同年9月,受党组织派遣,他回平度协助地下党创建了平度人民抗日救国会。一天,他接到情报:平度城的汉奸参谋长到了平掖公路边的据点。半夜,乔明志带领8名战士摸进来,把汉奸参谋长等8人全部活捉。伪军千余人出城报复,乔明志和抗救会精兵90余人及随后赶到的援军,利用有利地形痛击敌军,毙敌副营长以上军官14人,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抗救会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头子张金铭的忌恨,他到处散布“抗救会强迫老百姓捐粮捐款”的谣言,挑拨离间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这天,乔明志腰挎匣子枪,保护抗救会长乔天华来到了张金铭的住所,两个门岗挡住不让进,乔明志闪身上前,用枪逼住门岗冲了进去。张金铭正在召集大小头目训话,见二人突然闯进来,大惊失色。乔天华从容上前,指出张金铭造谣生事的时间、地点,张金铭无言以对,只好答应抗救会在平度自由活动。“两乔”扬长而去,满屋大小头目呆若木鸡。从此,“乔八爷单枪赴会”的故事传扬开来。1941年,乔明志转任胶东军区特务三营营长,负责向山东分局押送黄金。押送黄金,要经过胶济铁路,敌人对铁路沿线把守森严。可只要乔明志来到铁路边上,向据点喊声“乔八借路”,敌人就不敢阻拦,乖乖地让他通过。
1942年,在一次与日军的遭遇战中,他的鼻梁骨被子弹击穿,满脸是血,仍高喊着跟日本鬼子拼刺刀。与伪军秦玉堂部队作战时,他率部20天内横扫九个据点,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步枪350支。
解放战争时期,乔明志任某部副团长。1952年12月,乔明志转业回掖县养伤,时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他先后任平里店车站建国饭店、群力饭店经理,平里店供销社饭店副经理、经理。1979年6月15日在王贾村病逝,终年73岁。作家冯德英以他为原型,在《苦菜花》中塑造了草莽英雄“柳八爷”的形象;曲波以他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桥隆飙》。
4,桥隆飙原型是哪里人?
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村人。桥隆飙的主要原型是乔明志。 乔明志(1906—1979) 曾用名乔德山,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村人。1906年乔明志出生在出生于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乔明志是胶东著名抗日英雄,人称“乔八爷”,是小说《苦菜花》中“柳八爷”的人物原型,小说《桥隆飙》中“桥隆飙”的主要人物原型之一。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1925年,在昌邑“马队”当马弁。1929年,他和本县张魁元一起拉起“杆子”在昌邑东部组织土匪武装,因排行老八,故称“乔八”,因其身怀举枪掐电线的绝技,故“乔八”这个大名便在昌、潍一带叫响。 30年代娶妻落户掖县(今莱州市)王贾村。人们多称他为“乔八爷”。1936年,与其他土匪潜入济南抢劫民生银行未遂,土匪溃散,他亡命江湖,以理发为生。 1939年清明节前,乔明志被任命为胶东抗日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担负起保卫胶东根据地设在栖霞、招远、莱阳、掖县、平度等地众多被服厂的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乔明志
5,电视剧桥隆飙分集介绍
《桥隆飙》以抗日战争初期的山东沿海地区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带有草莽英雄色彩的农民起义首领桥隆 飙的形象:一个叱诧风云,顶天立地 、义薄云天的人物…… 胶东半岛硝烟弥漫,1938年,日寇侵占中国北方,徐州会战爆发。山东省平州城外官道上,八路军设埋伏准备夺取日军辎重,却被桥隆飙带着“飙字军”半路抢劫。此事引起八路军特委书记越颖重视,特派马定军和侦察员沙贯舟前往打探。不料,二人反被飙字军侦察长肖元山和桥隆飙义妹小白龙设计所俘,却也因此顺势打入飙字军…… 大年集市上,汉奸狄邦隶队伍耀武扬威地给日本人送贡品,突然间,马蹄疾驰,街道上扬起滚滚烟尘。从街对面窜出一队人马,分别勾着关公、穆桂英、赵云、鲁智深、李逵、秦琼、楚霸王项羽、张飞、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脸谱,穿着武生靠,背后八杆护背旗,脑后飘摆雉鸡翎毛,背着大刀,手持双枪,这些人策马扬鞭,呼啸而来,如同从云雾里出来的天兵天将,一瞬间,将军需品抢走。 日军少佐被杀,军需品被抢,日本兵恼羞成怒,在汉奸彭锡华怂恿下要挟民意代表铁娘子发动群众寻找土匪“飙字军”踪迹。铁娘子被迫同意,却在日本天皇生日庆典上意外发现被自己下令通缉的桥隆飙竟是失踪多年的二儿子…… 飙字军放大饷假,铁大娘执意要桥隆飙的童养媳玉凤跟随飙字军照顾桥隆飙生活,却招致日军偷袭。桥隆飙巧设空城计,得以顺利转移。但因为三弟孟益兴的出卖,导致飙字军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马定军和沙贯舟说服肖元山,铁娘子也力劝桥隆飙带领飙字军加入八路军,但为营救弟弟孟益兴,桥隆飙带着小白龙脱离了八路军,却因此中计,深爱着桥隆飙的小白龙中枪,用生命的代价唤起桥隆飙加入八路军的良知。 孟益兴身份败露,被桥隆飙所杀,招来已成国民党高官的大哥孟益国的误会,差点引发兄弟厮杀。幸得铁娘子出面才得以解决。 平州码头一场混战,龟田身亡,日军补给线遭到重创。桥隆飙诚心向八路军越颖政委认错,飙字军回归八路军,一代枭雄桥隆飙开始新一轮的征程……
6,桥隆飙的主要人物
桥隆飙——飙字军指挥长,后任八路军狂飙支队支队长。马定军——八路军某部参谋,在飙字军任师爷,后任狂飙支队副政委。沙贯舟——人称“骆驼”,八路军某部侦察连副连长,在飙字军当伙夫、粮饷长,后任狂飙支队副政委。肖远山——桥隆飙的师兄,飙字军侦探长,后任狂飙支队副支队长。桥隆花——原名李兰花,被桥隆飙认作妹妹。薛继超——桥隆飙的“九家兄弟”之一,飙字军六队队长,后任狂飙支队副支队长兼任六队队长。越颖——桥隆飙的表嫂,根据地边缘地区特委书记,后任狂飙支队政委。吴宝仁——飙字军粮饷长,飙字军中内奸,被桥隆飙处决。牛天胜——马定军母亲的师傅,马定军称呼他为爷爷。仇国基——耒古镇土豪、汉奸,“三古镇抗日救国自卫军”司令,后投敌。狄邦隶——杼古镇土豪、汉奸,“三古镇保安军”司令,后投敌。晁衡之——国民党专员,军统特务。
7,历史上的桥龙彪
乔明志是桥隆飙的原型之一,曾用名乔德山,1906年出生于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娶妻在掖县(今莱州市)西由王贾村落户。他自幼性情倔强,不畏强权。
1929年,他和本县张魁元一起拉起“杆子”(土匪武装),因排行第八,且身怀举枪掐电线的绝技,故“乔八”这个大名便在昌、潍一带叫响。1936年,隐姓埋名的乔八成为当地抗日游击队员,并与平度土匪张永指对黑话,比枪法,收编了一支土匪武装。
1938年,乔明志参加了掖县玉皇顶起义,并成为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的侦察大队大队长,多次打击日伪军队的嚣张气焰。1939年清明节前,乔明志被任命为胶东抗日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担负起保卫胶东根据地设在栖霞、招远、莱阳、掖县、平度等地众多被服厂的任务。他以过人的胆识,经常出其不意地主动出击,不断打击日伪军,使敌人不敢动被服厂的一针一线。在他负责押运黄金时,每次到达铁路都喊一句“乔八爷借路”,敌人闻风丧胆,不敢阻拦。与伪军秦玉堂部队作战,他率部20天内横扫9个据点,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6挺,步枪350余支。1942年,在一次与日寇的遭遇战中,他的鼻梁骨被击穿,但他仍然高声喊着跟日本鬼子拼刺刀,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乔明志转战胶东,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前后13次负伤,党和人民给了他崇高的荣誉。1940年,赴延安受到中央首长的嘉奖;1943年,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为他颁奖,奖给他战马一匹、手枪一支。
1952年,乔明志转业到地方养伤回到莱州,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于1956年担任了平里店镇供销社饭店经理。
据曾经在同一饭店工作的张福财和杨云亭老人介绍,乔明志身高不到一米七,略显微胖,性格泼辣,行走如飞。在其担任饭店经理期间,生意红红火火。张福财告诉记者,当时乔明志的故事非常多,印象最深的是他教导来往部队士兵“粒粒皆辛苦”的话:因饭店设在公路旁边,来往部队经常在此吃饭。有一次,一位士兵留有剩饭,乔八穿上军装,命令该士兵将剩饭吃完,因为当时老百姓连吃的都没有。乔八的故事在平里店永久流传。
退休后居住在掖县西由王贾村,许世友一直给他寄钱,直到他去世。1979年6月15日,乔明志病逝,终年73岁。但“乔八爷”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胶东民间广泛传颂。
8,积怨是什么意思?
积怨是积压已久的怨忿;积累怨恨。 引证: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李自成被推为闯王 ,更使献忠深怀嫉妒,昨天夜里因 自成兵败来投,这种嫉妒心和由于互争雄长而起的积怨,暂时被压抑下去。” 例句:我们必须一起努力,不计悔痛,不需反责,抛弃愤怒或积怨。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宿怨,指过去的嫌怨。 引证:曲波《桥隆飙》八:“他是一个对旧社会有深仇大恨,对恶势力有宿怨的人。” 例句:对他们过去的敌人的旧仇宿怨顿时涌上心头。 2、恩怨是汉语词汇,拼音:ēn yuàn,释义:恩与怨。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怨情。偏指怨恨。 例句: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四幕:“仇敌正在要致我们的死命,小小的恩怨,早已不在我的心上。”
9,宿怨是什么意思
宿怨引证解释 1、怀恨于心。 《孟子·万章上》:“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怨焉,不宿怒焉,亲爱之而已矣。”朱熹集注:“宿怨,谓留蓄其怨。” 《汉书·邹阳传》:“夫仁人之於兄弟,无藏怒,无宿怨,厚亲爱而已。” 2、旧恨。 《管子·轻重乙》:“今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守;发民,则下疾怨上。边境有兵,则怀宿怨而不战。” 《新唐书·江夏王道宗传》:“ 高宗永徽初,房遗爱以反诛,长孙无忌、褚遂良与道宗有宿怨,诬与遗爱 善,流象州。” 曲波《桥隆飙》八:“他是一个对旧社会有深仇大恨,对恶势力有宿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