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科技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 钢琴入门 > 正文
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是什么?
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是什么?

战略意义: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历史背景 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占延安,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辗转陕北的大山之中。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采取“蘑菇战术”,利用陕北的险要地势和群众基础,与20余万敌军周旋,“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徐图消灭之。在与敌打“蘑菇战”的同时,毛泽东已开始思考如何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转入战略进攻的问题。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定在中原地区。中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又是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 中原地跨苏、皖、豫、鄂、陕五省,北枕黄河,南临长江,东起运河,西迄汉水。我军经略中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就可南扼长江,东摄南京,西逼武汉,直接威胁蒋介石南京政权,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挺进大别山

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提示:

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 *** 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 *** 刘邓大军向 *** 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 *** 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 *** 军统治的大别山区。 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在后来的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在大别山的战略游击区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刘邓在西线的积极运动和作战,则无法达成对 *** 在徐州周围集结的重兵集团的包抄任务,则只可能是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 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这是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巨大的战略决战规模的关键。 而中原野战军,也就是刘邓部在大别山地区的跃进,使得他们能够占据一个有利的攻击位置,从而能够与华东野战军实现东西夹击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