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科技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 钢琴入门 > 正文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提示: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那就是我》(晓光词,谷建芬曲)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我思念故乡的岁月/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羊/噢!妈妈,如果有一支竹笛向你吹响/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我思念故乡的渔火/还有沙滩上美丽的海螺/噢!妈妈,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我思念故乡的明月/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噢!妈妈,如果你听到远方飘来的山歌/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提示: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不久前,写过一篇《最是想念村口的那一声叫卖:豆腐》,远在北京的小妹看后跟贴,说对姥姥家村口的豆腐挑子印象不深,记忆深刻的倒是姥姥家旁边的那条清澈的小河。

噢,是啊。恍惚间,我的耳际仿佛回荡起“我思念故乡的小河,啊……”的优美旋律。

于是,在立夏的节气,在这样一个大雨狂风沙尘暴的日子,我上网百度了这首听过许多遍的歌儿,并随着歌声追忆那条清澈的小河带给我的童年美好。

姥姥家当时住在村子西头,再往西隔着一户人家,就有一条流经村子的小河。我不记得河水的流向,更记不得这条河的名字。因为,从没有人提起,大人们常常嘱咐的是“别去河泡子玩儿”。

但我觉得这条河是有名字的,也应该有个名字。如果有,一定叫做车连泡。

因为姥姥家所在的村子叫小车连泡。村南靠河而居的还有一个叫大车连泡的村子。我没有考证,也无从考证,只是固执地认为,车连泡应该是“车莲泡”。最早是因河中一片片生长着大如车轮的田田莲叶而得名。后来,有如破损的霓虹灯牌匾,人们看到的常常是缺胳膊少腿的字迹,时间久了,以讹传讹,“莲”简化成了“连”。泡,当然就是河泡子,河水流经此地,水浅速缓,形成了一大片宽阔的水面,现在叫做湿地。

河岸因水的流淌冲击,弯弯曲曲,岸上自然生长着一些几十年树龄的大柳树。春风一吹,冰雪融化了,柳枝泛青了,也不冻手冻脚了,小伙伴们又开始生龙活虎了。

首要的一件事,是爬到树上折一枝铅笔粗细的柳枝做成柳笛。一时间,街头巷尾总是传来呜呜的笛声,小伙伴们都在比着吹。

“惊蛰乌鸦叫,小满鸟来全”。

小满节气一到,我们顿时成了野孩子。那时候没有补课一说,学校下午三四点钟就放学了。一个个淘气包顾不得回家送书包,呼朋引伴,一古脑都钻进河岸的树林里。弹弓子的把手是自己选的树杈手工打磨的,皮筋用的是供销社卖的气门芯,弹兜是“五马换六羊”捣腾来的鸡蛋大小的一块皮子,弹丸完全是自己手搓晒干的泥蛋子。那时候农村的小男孩儿,后裤带别一把弹弓子,口袋里装一兜泥蛋子,简直就是标配。而早春出现在树丛里的叫做柳叶的小鸟就成了目标。那个年代,小孩子不懂事,大人和老师也没教育不让打鸟,打只麻雀还算“除四害”呢。现在想想那些可怜的小鸟,真是罪过。

夏天到了,河泡子最受孩子们的欢迎。

家家大人都告诉,不能去河泡子洗澡,但还是阻止不了孩子们下水玩水的兴趣。胆子大的,游得好的,都能游出四五十米,在两岸间游个来回;像我这样胆子小的,又不太会游泳的,只好在水浅的近处,学学狗刨,打打水仗,捡捡田螺,抓抓蝌蚪。

说老实话,在夏天里最好玩儿的、最有成就感的,还是抓鱼。

这条河里不仅有鱼,而且品种还不少呢。有鲤鱼、鲫鱼、草根、白条、穿丁、沙噜咕子,也有黑鱼、鲶鱼、嘎牙子,都是真正的野生鱼。

孩子们抓鱼自有小孩子的玩法。

一种是用戗网,锹把粗的木头制成半圆形的网架,中间加上一根直木杠,好像一个不出头的“中”字。戗网最适合在水浅滩平处推着快跑,被网住的也多是一些小鱼小虾。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这些小鱼小虾可都是好东西,炸一碗鱼酱都特别馋人。

我还琢磨出一种更省事儿的招儿。就是折上几根一尺长、手指粗的树棍儿,在树棍下丁字形地用深色线绳拴一只钩,钩上挂一只拇指大小的青蛙。傍黑的时候,在水草中找出水道,把树棍儿的两端用水草缠住固定好,这样,鱼线拖拽用作钓饵的小青蛙会随水流一直在水道里摆动或浮动。隔几米远就下一个钩,一条水道总可以下十个八个钩。第二天一早,再去取钩时,大多会钓上两三条半尺长的黑鱼或鲶鱼。运气好的话,捎带着还可能在河边捡上一两个鸭蛋呢。

这两种抓鱼的方法好是好,就是都需要工具,要借网,要备钩。这对孩子们来讲是个挺大的难题,因为家长压根就不同意你去河泡子玩水。

这时,孩子们最原始、最厉害、也是最好玩儿的抓鱼方法诞生了,那就是水草围鱼,浑水摸鱼。

有经验的孩子头儿,就好像查干湖冬捕的鱼把头,会预先选好一米左右水深的一个地儿,然后组织小伙伴们光着屁股、蹑手蹑脚地下到水里,形成合围。大家一起动手,把脚下和身前的水草从根部薅下来,一点点地往前滚、往前推,逐渐堆砌成一道水草墙。当包围圈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孩子们统统都跨进包围圈里,使劲地蹚水,把水搅浑,吓得鱼儿拼了命地想突围,就往水草里钻。看看差不多了,大家一齐弯下腰,在水草墙的下面一处一处地仔细搜摸,一次怎么也能抓上二三十条小鲫鱼。既玩儿的开心,又有好吃的鱼获。

秋风起了,孩子们的玩乐还是离不开这条河。

秋天的水面上,尽是些好吃的东西。菱角饱满了,找准叶子拎起来,总能从中寻得几颗绿色的菱角,状似牛头,长着一对大犄角。从中间一口咬开,露出白白的肉,脆生生的,汁水香甜。只是咬破菱角壳的瞬间有一点涩嘴。还有一种叫鸡头米的,其大如伞盖的叶子像一张张竹箩平铺在水面,叶面上有着尖尖的凸起。一个个猪心大小的鸡头米成熟了,沉甸甸的,绿色的表面长满了扎人的尖刺儿,要想摘下它、打开它还真是一件技术活儿。打开鸡头米的果实,里面满是算盘珠大小的一粒粒橘黄色的球,咬开小球,里面的乳白色的子实就是我们说的芡实了。上秋时节,满河的莲蓬也都结出了一粒粒的莲子,会憋气潜水的孩子,还有机会挖出一段脆脆的莲藕。

冬天时,冰封河面。但小孩子是从不“猫冬”的。那时滑冰车最时兴的,就是一种叫做“单腿驴”的冰车。“单腿驴”呢,是说冰车安装有一个冰刀,冰车台面上只勉强能站上两只脚。这个冰车可不是坐着滑,而是要两脚踩住,蹲在上面滑。你想想,能叫“驴”的冰车,肯定是滑起来快速,拐起弯灵活,对冰面的平整度要求比较低,适应自然条件的能力强,玩起来最能玩得疯。这个冰车,别说要滑得好,就是刚开始学习蹲在冰车上稳住不倒都很难。一般呢,都是用一支冰扦子先贴着冰刀刀刃扎在冰面上,冰面、冰车、冰扦子手把三点成一线,以冰扦子做支撑,冰扦子扎在哪边,就先踏上哪只脚,站稳了,踩住了,再以极快的速度踏上另一只脚,身体蹲下,略向前倾,两支冰扦子使劲向后撑,这就成功了第一步。但要想滑得好,能参加小伙伴们的追逐赛,那可不是一天半天能练成的。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条车连泡的小河带给我童年的欢乐实在是太多太多。每每想起故乡,首先就会想起这条河。在我的记忆里,这条河已然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前些年,我回去了一次。姥姥活到92岁,已过世了,一直与姥姥相依为伴的老姨一家也搬到镇上。在老姨家吃过午饭,我想回到8里外的车连泡去看一看。老姨说,别去了,没啥看头,大树都没了,那条河泡子也早就断流了。

我想了想,终究忍住没去。不为别的,还是把故乡的小河带给我童年的美好留在心底吧。

让我常有一份好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