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科技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 指法教程 > 正文
法正为什么得到刘备这么大的信任?
法正为什么得到刘备这么大的信任?
提示:

法正为什么得到刘备这么大的信任?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人,名门之后。其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是东汉末的名士;其父法衍是东汉末的司徒椽、廷尉左监。东汉末民不聊生,刀兵四起,富饶闭塞的西川成了躲避战火的避难所。法正和好友孟达入蜀投靠刘璋(难怪孟达有此一说),但刘璋昏庸不识才。仅委任法正为县令,法正的缺点是品行不怎么样,所以刘璋以后干脆不予任命。法正这段时间很不得志。后来法正和益州别驾张松成了好友,在张松的极力举荐下,法正才获刘璋委派出使刘备的工作。法正正是利用这次出使的机会结识一代枭雄刘备。
  法正和张松决心共同帮助刘备入主西川,后来孟达也加入进来,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张松献地图”的故事。法、张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直到建安十六年(211) ,曹操欲取汉中,刘璋为防范曹操大军祸害益州,再次派遣法正为使者去见刘备。法正暗中向刘备献计,鼓动游说刘备夺取西川以成就王霸大业。而收取两川以做为图取王霸的根据地正是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设计好,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刘备即率步兵数万人由水道入蜀,留诸葛亮、关羽驻守荆州。
  当刘备围攻雒城将近一年的时间,法正曾写信给刘璋劝降,虽然刘璋没有立即接受,但是雒城被攻破,刘备进军包围成都,只有几十天,城中尚有精兵三万,谷币还可以支持一年,吏民均愿意死战的情况下,刘璋却开城投降了,这不能不说刘璋是考虑了法正的劝降信作出的选择。刘备于十九年夺取益州。从此摆脱困境,奠定了鼎峙的基础。
  法正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最大功绩是在献计取汉中。当时曹操击败张鲁占领了汉中,法正目光敏锐地看到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暨夺取汉中的可能性。
  他分析指出曹操降伏张鲁后,没有趁胜夺取巴蜀,而是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守汉中,曹操自己北还是迫不得已,可见取汉中机不可失;另外曹操留守的夏侯渊、张郃的才能难堪镇守汉中的大任。
  夏侯渊、张郃是有勇无谋的煞将,曹操手下能独挡一面的大将有张辽、曹仁、于禁、曹休、司马懿、曹彰等,可见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当,利用这么难得的机会,主公亲统大军前往征讨,一定能击败曹军。
  而且夺取汉中有三点好处:① 能击败曹军,得到东汉王室的褒奖和欢心。 ② 占领汉中后可以蚕食雍州、凉州,开疆拓土。③ 占领汉中可以巩固益州,是立国的根本。
  正是在法正极力主张下,建安二十二年,刘备拒绝谋士周群等劝阻,毅然进兵汉中。在具体的指挥战斗中,法正的出谋划策又起了重要作用,法正协助老黄忠斩夏侯渊的故事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法正的计谋击破夏侯渊军,使他的对手曹操都为之叹服,诸葛亮也常常为法正的智慧和计谋所折服。刘备夺取汉中,其兴汉的大业才真正达到了顶峰。

正史中法正与诸葛亮相比,刘备更信任法正吗?
提示:

正史中法正与诸葛亮相比,刘备更信任法正吗?

刘备能够入蜀,主要是由于张松、法正等人的计策,诈刘璋而迎刘备。刘璋派法正孟达各领二千人赴荆州欢迎刘备入川。刘备此时虽然高兴,但毕竟信不过这些蜀人,于是夺法正兵,全部交给孟达率领,留守于荆州,受诸葛亮和关羽节制。让法正以谋士身份随从入川,同为谋士的还有庞统。
--此时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还远远不能和诸葛亮、庞统等人相比。
入蜀之后,糊涂的刘璋居然没有问一问自己的四千兵跑到哪里去了,孟达又跑到哪里去了,待刘备若上宾。刘备在川中待了一些时日,终于找到借口与刘璋开战,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也从荆州起兵入川,侧应刘备。打了几年,终于得蜀。
刘备赏功时,庞统已战死不算,最受重赏的是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关羽是留守荆州有功,诸葛亮和张飞是侧应有功,法正是随从谋士,谋划诸事有功。他们受到重赏,应该说是很公平的。
刘备得蜀之后全面用人,各种人才都有了进升得用的机会,史书说的很清楚:“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此时的诸葛亮,升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法正,是扬武将军、蜀郡太守。将军则都是杂号将军,诸葛亮署府事,替刘备管日常行政事务;法正担任最重要的地方官,负责地方各种事务。说到对刘备的作用,则诸葛亮是股肱,法正是谋主,各有千秋。虽然两人具体管的事务都大大扩大,而从地位来言,诸葛亮是一如其旧,法正则大大提高。而究其实,刘备对两人并无亲疏之别。
接着,刘备率兵五万回荆州,和孙权争利。不用说,身为谋主的法正从行,而身为股肱的诸葛亮留守成都。此行并不得利,而北边汉中事起,刘备只好与孙权谈和,挥师北上。荆州之行可称劳而无功。
汉中之战,仍然是法正随行为谋主,诸葛亮留守驻成都。这一次战役,刘备方有失有得,最后终于占领的汉中,得其土而不得其民。但无论怎么说,身为谋主的法正,立了大大的军功,诸葛亮在后方只是完成了任务,并无特殊表现。所以刘备称汉中王后,法正进位尚书令、护军将军,诸葛亮则未见升迁。(汉中之战后,张飞因功拜为右将军,假节;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这次大升官,因为诸葛亮没有份,论者乃以此来说明诸葛亮被刘疏远,失了宠。但是看推刘备为汉中王的群臣联合上表中所列的名单,除了几位曾受汉朝官爵的列在前面之外,刘备旧部中,诸葛亮名列第一。而诸葛亮官爵只有军师将军,不曾封侯,竟然列在关羽等几位亭侯之前,也是奇事。刘备称王之后,给大家升官时,谁轻谁重,谁高谁低,诸葛亮实居中参与讨论,比如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就提出不同意见,担心关羽不服。那么,法正官升尚书令,诸葛亮一定也参与了意见。且尚书令官职实如副丞相,给丞相做助手。刘备称王之后不曾拜相,可能有特殊原因。如果要解释,可以有好坏两种。
往坏的方面说,当然是诸葛亮失了宠,所以刘备不拜他为相。但既然失了宠,法正宠遇正隆,为什么不直接拜相?而且,建安二十五年刘封获罪自杀,刘备痛哭流涕,而刘封之死只是出于诸葛亮一句话,如果诸葛亮此时正失宠,那就很奇怪了?刘备为什么肯听他的?
往好的方面说,刘备称王只是一个过渡,等待时机就要称帝,与其在称王时拜诸葛亮为相,不如称帝后拜相光荣。两年后刘备称帝,立即就拜诸葛亮为丞相,同时受殊荣者只有个司徒许靖。从称王到称帝,这期间诸葛亮并无特殊表现,不曾立过什么大功,刘备何以前倨而后恭?只能说是想把丞相位给诸葛亮留着。
刘备称帝后,不但拜诸葛亮为丞相,而且同时录尚书事(这是惯例,以显亲贵尊荣,职责其实与丞相重叠)。张飞在刘备称帝后数月内即死,他的司隶校尉也交给了诸葛亮,这个官职负责京师附近地区的纠察大权,不是小官。
所以说刘备疏远猜忌诸葛亮,根本站不住脚。
至于诸葛亮和法正的关系,史书中也说得明白,两人好尚不同,而以公义相取。诸葛亮很佩服法正的智术。
所谓的好尚不同,就是法正的人品别是一格,与诸葛亮不是一路。但因为共同辅佐刘备建大业,在大事上两人是一致的。法正前期在蜀郡,不受大家欢迎,搞得很臭,不得已才另谋出路,任太守后大肆报仇,杀了好几个有旧怨的人,则可以看出此人的品格着实不怎么样。但无德有才,法正也自有他的用处。
法正在刘备取蜀取汉中等战役中建言献策,立下了功劳,取得了成功,这是事实。但是,作为一个谋主,他前前后后留给人的话柄也正自不少。廖立后来大放厥辞,说的那一大篇话,挖苦的就是刘备和法正。诸葛亮为了消除影响,竟治了廖立的罪,其目的是替刘备和法正留个脸面。

刘备为什么对法正如此喜爱和信任?法正是如何吸引刘备的?
提示:

刘备为什么对法正如此喜爱和信任?法正是如何吸引刘备的?

因为法正在政治方面的能力和谋略非常的强,所以才能吸引刘备,并且让刘备信任和喜爱自己。 一,刘备喜爱和信任法正的原因。 不要以为乱世时期的谋臣都是家境贫寒的人。反正从小出生在官宦之家,可以说是衣食无忧,锦衣玉食。正是因为从小家境富裕,而且在政治方面也比较的如鱼得水,所以说法正从小就对于政事非常的敏感而且极其感兴趣。刘备喜爱法正的原因是因为法正在政治方面,有极强的能力,而且法正为人比较的忠厚老实,所以说刘备对他足够信任。 二,法正超强的人格魅力。 虽然从小法正的生活非常的幽默,但是他并不是游手好闲,反而非常有上进心,也有抱负,特别喜欢读书。法证对于政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小孩子的时候就对起义有自己的看法,并且预料的非常的准。但是法正也有属于人生的灰暗时刻,因为像他这样的读书人多的是,所以并没有受到重用,然后他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刘备的身上,可见他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投靠刘备之后,开启了人生的巅峰,因为法正做事非常的果断,再加上对于冰法比较熟知,所以说很快在刘备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法正就是运用政治谋略和能力吸引刘备。 你以为刘备最重要的人是诸葛亮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刘备对于法政的喜爱其实比诸葛亮还要多。虽然法正没有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可是他的政治谋略和能力就已经足够吸引刘备对他过分的喜爱和信任,毕竟法正一次一次帮助刘备打赢战争,他的能力包括他的野心,都得到了刘备的认可。真正是凭自己的实力得到了君王的赏识。

为什么刘备那么信任法正(刘备为什么这么信任法正)
提示:

为什么刘备那么信任法正(刘备为什么这么信任法正)

一直以来,有才又有德的人总是很难得,就比如三国时期,很多相当有才的人,道德方面,人品方面实在是不怎么样。曹操可能并不在意一个人的德行问题,只要重用他的才能就行,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刘备应该不会这样做,他应该很看重品德问题才对。可是,他手下的谋士法正,虽然地位很高,有时候连诸葛亮都不敢惹,但是偏偏他的人品有问题,那么,为什么刘备会重用并且如此信任人品有问题的法正呢? 论人品,法正的口碑并不好。在刘璋手下做校尉时,“为其州邑倶侨客者所谤无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就是说,大家都说法正德性不行。而且从后面发生的事情看,法正的人品的确不好。法正投靠刘备,任蜀郡太守后,“为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法正心胸狭窄,由于大家曾经看不起他,他就为过去 的小小的恩怨,哪怕是一顿饭的事都进行报复,为此杀了好几个人,真可以说是草菅人命。 德性不好,以才能服人也行呀!法正好像也不太懂得治国的方略。举个例子吧:刘备入蜀后,诸葛亮针对刘璋时期西川法度松驰,国家对民众控制力有限的弊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行严格的法令,动员全国之力以对抗曹操。可是法正却在朝堂上,以汉高祖刘邦入关后实行“约法三章”的宽松法度为由,对诸葛亮的治国方针提出了异议。 诸葛亮只好苦口婆心地告诉他’汉高袓之所以宽松用法是因为秦法过于严 酷,刘邦通过宽松用法,赢得民心。而当前西川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法度过宽,国家控制力不强,在战争年代不利于蜀汉综合国力的提升。诸葛亮颇费了一番 周折才把法正说艮。 可就是这样一个无德无才的人,刘备为什么对其赏识有加、言听计从呢? 当有人向诸葛亮反映法正草菅人命的时候,诸葛亮说过的一段话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诸葛亮曾说:刘备过去在荆州的时候,北有曹操陈兵百万,东有孙权虎视眈眈,每天睡觉时还得提防着孙夫人。如果没有法正将其引进西川,刘备怎么会有今天呢?在刘备的面子上,也不好严惩法正。 诸葛亮一语道破了天机,法正在取西川事情上曾经帮过刘备的大忙,所以刘备重用法正,甚至纵容法正。 法正的确在刘备谋取西川的过程中出过大力,但在我看来,这绝不是刘备一定要重用法正的理由。 法正原本是刘璋手下的雇员,后来叛降刘备。在双方对抗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喜欢对方的人叛逃过来为自己所用,但却仅仅是利用而已。因为他们也害怕这类反复无常的人再背叛自己。除了法正外,那些帮助刘备取得西川的刘璋旧部,后来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孟达被逼反,投降了曹魏;彭素先是被贬,后来被处死。所以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刘备重用法正是因为法正帮助过刘备的话,就未免太幼稚了。 返回头来细细品味诸葛亮那些为法正开脱的话时,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奥妙的。 当人们向诸葛亮反映法正的劣迹时,如果诸葛亮真的爱护法正,或者是从维护班子团结的角度出发,对法正的行为他都是应该加以提醒和制止的。可是诸葛亮却说了一通法正当年如何帮助刘备的话,着实令人费解。诸葛亮表面上是在做解释工作,实际上却是等于在告诉大家:法正为非作歹的后台是刘备,我诸葛亮没有办法。